網頁

首里城災後「重建」(Reconstruction)的思考


首里城災後「重建」Reconstruction的思考

2019.11.07

    日本沖繩縣的首里城於2000年被登錄為世界遺產,20191031日凌晨大火,正殿、南殿、北殿等七棟主要建築全部燒毀,造成日本以及全世界的震驚。災後,有許多受災的分析與檢討,也展開多方面的募款,支持災後的重建工作;同時也有許多關於應否或如何重建的討論。國際上對於文化資產災後的對策處理,經過長時期的討論和案例實踐,已然釐清對於災後重建(Reconstruction)的論域、原則及限制條件。未來首里城的重建,相信基本上應該循著這個程序進行。



壹、 背景

    首里城位於沖繩(琉球)首府那霸市,始建於13-14世紀間,自15-19世紀間,是琉球王國都城和王宮所在;建築形式和細節裝飾的變遷,受到當時宗主國(明、清)的影響甚為明顯。
    首里城建城後有五次主要破壞:
1.  1453年,因爭奪王位內戰焚毀後重建,
2. 1660年,火災,用11年重建,
3. 1709年,火災,1712開始重建,
4. 1879年日本併吞琉球,1925年指定為國寶,並進行完整的的研究與考古發掘,
5. 1945年二戰末期,329日,受美艦密西西比號砲擊全毀。
戰後一度做為琉球大學,1958年重建守禮門,1992年起主體復原,2000年登錄首里城殘跡(不含重建部分)和其他八處標的為世界遺產(標準236);20191031日大火,為第五次的破壞。

貳、 幾個重要的關鍵議題

一、   首里城與世界遺產
    2000年登錄的正式名稱,是琉球王國時期城堡和相關遺跡。(Gusuku sites and related properties of the kingdom of Ryukyu)。Gusuku,指得是12-17世紀間,琉球王國以石塊疊砌防禦工事(城堡)的重要傳統文化,目前仍保存300餘處的遺跡。琉球世界遺產包括了五處的Gusuku城堡遺跡(今歸仁城跡、座喜味城跡、勝連城跡、中城城跡、首里城跡 ,以及相關的文化景觀遺跡與考古遺址(王陵、識名園、園比烏武御嶽石門及齋場御嶽)共九個標的;占地54.9公頃,緩衝區559.7公頃。
    被大火毀損的首里城所在的首里城遺跡(Shuri-je)是世界遺產九處標的中的一項。
  
二、   首里城的價值
(一)   基準
2000年登錄世界遺產的評估報告,琉球王國時期城堡與相關遺跡符合世界遺產2.3.6等三項基準,
   標準(ii):幾個世紀以來,琉球群島一直是東南亞、中國、韓國和日本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心,現存的遺產生動地證明了這種現象。
   標準(iii):琉球王國的文化,在特殊的政治和經濟環境中演變和繁榮發展,呈現其獨特的文化品質。
標準(vi):琉球的聖地,是原住民對自然和祖先崇拜的一個獨特例子,這種形式與世界上其他宗教一樣,在現代化過程中一直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。
(二)   真實性的檢核
登錄世界遺產,都必須經過真實性(authenticity)的檢核;在琉球王國時期城堡與相關遺跡檢核報告中,有三項值得注意之處。
1.      檢核報告強調了原址的重要性,也理解埋藏的考古資訊已妥善處理。亦即,具有重要價值的相關物件,仍保存在原址;透過考古發掘的建築遺跡,也在地下完整保存,並與新建的建築物有合理的區隔。
2.     對曾經受到嚴重破壞的首里城和識名園,檢核報告上用的是修復(restore),而不是復建(rebuild)的字眼;同時也說明,它們在戰前即進行了嚴格的研究和考古發掘,戰後方得以依據前述資料「修復」。「精確複製品」(The exact replica of the lost structure),被視為是一個偉大的紀念物(Great Monument),並象徵著琉球民眾的驕傲。
3.    2000年版的世界遺產公約執行作業指南,真實性的評估仍以「形式/設計、材料/物質、傳統/技術、以及位置/場域」等作為基準。
然而2000年琉球的世界遺產報告中,已特別強調高水準工匠在修復中呈現的技能,具有重要的真實性,並反映了功能與精神(function and spirit)的真實性。
這些對於工匠技藝習慣的強調,以及加入抽象的、非物質層面的評估;正符合了1994年奈良文件的內容。雖然「作業指南」在2005年才正式列入奈良文件的內容,但2000年琉球案例中,已然先行採用,並清楚的在官方正式報告中表述,意義十分重大。

三、   整體性的檢核
  整體性(integrity)在琉球王國時期城堡與相關遺跡的檢核報告中指出,九處標的均有完整的範圍和足夠的緩衝區,可以呈現、說明、並管理遺產的價值。

參、 重建或修復

    暨往對於受災遺產的災害處理,常有許多不同的爭議;早期在華沙城區等案例中,曾引起諸多討論;上半年的巴黎聖母院火災,也是一例。
    近年國際上基於文化遺產的核心價值與保存體系,已將災害重建置於文化遺產「管理」層面的議題;或更精準地說,是一項基於文化遺產價值的「災害風險管理」(Disaster Risk Management)需要處理的議題。
    此時「重建,Reconstruction」被定義為一項高度整合了實質空間、建築、構造,以及過程中對於傳統、精神、社區結構的行為;同時也取代了暨往狹義的修復(restore)或復建(rebuild)的爭議。
    亦即,重建必須包括三個基本要件:
1.   是否有清楚的資訊和研究做為依據,
2.   是否將物質面的實體和非物質面社會精神的重建合併考量,
3.   是否經過清楚且嚴謹的論證程序。
  相關訊息可參考2016年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(ICOMOS2016年伊斯坦堡大會中的各項主題討論。

肆、 首里城的「重建」

    首里城1992年起推動主體建築修復,至2000年登錄世界遺產,由登錄文件中清楚顯示,一系列的修復過程並未減損埋藏考古遺跡的價值;修復過程及其成果,反映的物質與非物質層面的價值,也符合了世界遺產真實性的檢核。
    由是觀之,此次不幸火災的災後重建,應該是一項必然的趨勢;但如何執行仍需要進一步觀察。
    鑑於世界遺產的精神,原本就在鼓勵國際社會共同參與相互支持,保存人類共有的重要遺產並傳諸後世。琉球和台灣在地理區位上十分接近,文化層面上也有許多重要連結,如飲食、建築、民俗(風獅爺)等,關係至為密切。
    值此首里城遭到火災變故,基於文化合作無國界的精神,積極援助應該是我國現階段應有的作為,除了捐款之外,在人員參與(專家和重要匠師)等方面,應該可以考慮透過各種可能的方式,提供我們的協助。


參考文件:
2. 世界遺產登錄評估報告https://whc.unesco.org/en/list/972 ,2019.11.3